相關資訊 更多
做低成本的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
發(fā)布日期:2019-09-17 14:40:41 作者:安浩芯科技 瀏覽次數(shù):87
做低成本的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
大家好,我是小編。相信很多人在星巴克里都體驗過無線充電服務,這種無線充電方案是Powermat公司提供的,基于WPC框架下的Qi磁感應無線充電標準。但如果你再仔細觀察下,會發(fā)現(xiàn)搭載這種無線充電板的桌子都需要在內部挖個洞,埋上線圈。原因很簡單,Qi磁感應無線充電技術的有效充電距離只有幾毫米,遠小于桌子的厚度。此外,充電過程中的空間自由度小,無法為稍大功率的電子設備充電等問題,都對Qi磁感應無線充電技術的推廣和使用起到了阻礙作用。但是它成本低、技術難度小,因此現(xiàn)在市面上常見的無線充電方案使用的都是Qi磁感應無線充電技術。
而基于磁共振原理的無線充電技術有效距離能達到5cm左右,支持的功率范圍更廣,并且可以多個設備同時充電,因此被業(yè)內人士看做是更具前景的下一代無線充電技術。目前國際上有兩大無線充電技術聯(lián)盟——WPC和Airfuel。WPC目前主推的是Qi磁感應無線充電技術,但同時也將磁共振技術列入了標準。Airfuel主推基于6.78MHz諧振磁場的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。在 AirFuel 陣營中有美國 Gill Electronics、英國 Chargifi 、韓國 RT Tech 等公司。
不過表示,和Airfuel聯(lián)盟的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相比,他們有兩個核心優(yōu)勢。一是成本低,以手機的無線充電為例,用Airfuel聯(lián)盟的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制作一套方案成本約為百元左右,并且6.78MHz頻段會與NFC/RFID頻率存在相互干擾,影響身份證、銀行卡、帶NFC的手機等使用。二是功率范圍更大。
現(xiàn)在很多磁共振技術提供企業(yè)會去做手機和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方案,而短期內并不以這兩個領域作為業(yè)務重點。告訴36氪,現(xiàn)在常見的手機無線充電方案是需要在手機外部增加接收裝置,未來的趨勢肯定是要將接收裝置集成在手機內部,做成芯片。雖然基于6.78MHz諧振頻率的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面世已經有一段時間,但是基于這個技術的芯片市面上暫時還沒有,其原因就在于想在手機內集成磁共振無線充電芯片的成本高、技術難度大,對于無線充電方案提供方以及手機廠來說都需要比較大的投入。
本期的內容就到此結束了,以上知識大家了解了多少呢?更多關于無線充電技術的最新行業(yè)動態(tài),歡迎登錄我們的官網前來咨詢了解。http://www.www.sreuuigs.com